2013年10月3日 星期四

十二生肖~~猴

2011/08/22 02:29



       
 
 
我國古人對猴子的觀察是相當仔細的。三國時東吳有個叫萬震的人寫過一部《南州異物志》,其中有一段說:交州以南,有果然獸,其鳴自呼,身如猿,犬面,通身白色,其體不過三尺,而尾長四尺餘,反尾度身過其頭。視其鼻,仍見兩孔,作爺向天。其毛長,柔細滑澤,色以白為質黑為文,視如蒼頭鴨。肩邊班文集十余皮,可得一蓐,繁文麗好,細厚溫暖。透過這段文字,猴的一概而論躍然紙上。
  漢族普遍認為猴為吉祥物。由於猴與侯諧音,在許多圖畫中,猴的形象表示封侯的意思。如一只猴子爬在樹上掛印,取封侯掛印之意;一隻猴子騎在馬背上,取馬上封侯之意;兩隻猴子坐在一棵松樹上,或一隻猴子騎在另一隻猴的背上,取輩輩封侯意。
 
 本來就是也同的原義為伺望,觀察,是猴性機靈聰明的一種表現。古人說,猴,候也;見人設食伏機,則憑高四望,善於候者也。也就是說,猿猴生性聰明警覺,善於識別獵手的誘餌,發現食物並不輕易去取,觀望探察甚久,感到確實沒有埋伏方才行動。,是對美猴的稱讚,引申為一種美。《詩經》上有海直且侯一句,《韓詩》解釋說:侯,美也。轉引為古代貴族爵位的第二等,所謂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中的侯爵。又泛指封有爵位的地方君主,如春秋戰國時期的列國諸侯。秦漢時代,封侯拜將。於是封侯使增添了一種吉祥的象徵意義。但是唐代詩人李白寫道:生不願萬戶侯,表明觀念有所變化。姓,相傳出自黃帝時的史官倉頡,本為侯岡氏,後簡稱侯姓。史載,春秋時晉國有侯氏。戰國時魏國有著名的隱士侯贏,曾幫助信陵君竊符救趙。漢代有大司徒侯霸。唐代有宰相侯君集。明末清初有才子侯方域。現代有著名的相聲大師侯寶林。
  ,本為字極像猿猴形,連尾巴都畫出來了。故傳中白猿常自稱袁公姓相傳出自大舜的後代,春秋時陳國有上卿為袁氏。漢代有流傳甚廣的袁安臥雪的故事。東漢末有曾同曹操爭霸的袁紹和袁術。唐代有宰相袁智弘。明代有號稱公安派的文學家袁宏道、袁宗道、袁中道。清代有著名的詩人袁枚。
  ,描繪猿猴形貌的一個象形字,由大猴子變來的。又通,大約是把猴子關進屋裏,便叫寄寓,後代漸漸人化為人的寓所。又通,暗示猴子擺脫愚昧才能進化為人。
  ,是描摹猴態的一個字。它的金文字形有些像猴子偷酒食。傳說是疑心最重的猴子,一遇到風吹草動,就驚恐地攀上爬下,猶豫不決。猶豫猶疑皆因此得名。
  ,是古代普遍用以表示獼猴的字。養猿猴的人便稱為狙公在歷代話語中多用來表示狡黠、伺機之意。於是出現了狙伏狙擊狙伺狙詐等一系列詞語。
  也是表示一種猿猴的字。據說它秉性孤單,不合群。孤獨之義大概由此而來。於是產生獨立獨行獨夫獨裁獨來獨往等一系列詞語。獨孤姓,是一種少見的複姓。出自在古代匈奴獨孤部。晉代人居中原,唐代以年逐漸漢化。
  猿猴俗名猢猻,亦稱胡孫。因而姓和姓也與猴子結下不解之緣。
  姓,相傳出自大舜後裔,周代封于胡,因以為姓。胡為小國,被楚國滅掉。宋代有資政殿學士胡詮。明代有文學胡應麟。現代有著名學者胡適。
  姓,古代相傳有三支。一支出自姓,春秋時衛國武公的後裔。一支出自楚國,孫叔敖的後人。另一支出自齊國,陳田氏的後代。春秋戰國時期有著名這事家孫武、孫臏。唐代有醫學家孫思邈,書法家孫過庭。

 
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http://www.fushantang.com/1006/f1021i.html
 
 
 
 
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



 

0 個意見:

張貼留言

訂閱 張貼留言 [Atom]

<< 首頁